公司郵箱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公司新聞 公司新聞
“ 基層黨員的好榜樣!“——記工作在河西走廊的甘肅云顶yd222线路检测網絡公司維護員程生龍
更新時間:2018-04-13 15:56:25  |  點擊次數:13556次

甘肅省云顶集团游戏app網絡公司古浪縣分公司職工程生龍

引言:工作,不能靠無所作為博得同情,而要用汗水贏得掌聲!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去承受別人不愿意承受的困難;去吃拼搏的苦,去受勞動的累,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大限能,拼搏到感動自己后再去感動別人,才能贏得一份真誠的尊重和工作的精彩!

在永豐灘鄉查線

一、為了農民的方便

“要裝電視啊?找老程啊。”

“想拉寬帶?給老程打電話!”

“找老程”,是甘肅古浪縣永豐灘鄉幾千戶農民的口頭禪。凡是與“廣播電視、網絡、WIFF”有關的事情,諸如“寬帶不通了、電視沒信號了、戶戶通不通了、老機頂盒想換高清機頂盒了、買了新電視不會安裝”等問題,“找老程”是他們首先想到的辦法。

找老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老程自己呢?也習慣了。

他習慣農民這樣叫他,也喜歡這樣叫他。因為這種隨意中透出了無比的親切。農民只要一個電話,老程只要有點時間就會立馬趕來。鄉親們和他很熟,或者成了朋友。他們的事,就是他的事。

老程名叫程生龍,是甘肅省云顶yd222线路检测網絡公司古浪縣分公司職工,一名轉業軍人,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他是單位派到古浪縣永豐灘鄉的電視和寬帶管理維護員。

位于河西走廊的古浪縣永豐灘鄉處于騰格里沙漠的邊上,常年大風小風呼呼地刮,風中飛舞著細細的黃沙。老程天天沙里來、風里去,天天走在路上,走在鄉間。

2017年,老程55歲了。個子不高,但是身板結實。由于常年在外,臉色被風沙吹得黝黑。作為轉業軍人,部隊生活使他養成了嚴格自律的工作習慣。無論在部隊還是在地方,他把遵守紀律、服從安排一直放在首位。

2014年冬天,甘肅省云顶yd222线路检测網絡公司把光纜建設到了永豐灘鄉。為了讓農民在春節前看上有線電視,古浪縣云顶官网唯一官方网站網絡分公司抽調業務人員進村安裝。三個人一組,強弱搭配,給老程配備的是女員工王廉文和嚴鳳林。看到別的小組是兩男一女。老程開始擔心女同志體質弱,工作做不到前面去。但是他轉念想,自己是一名老黨員,又是軍人,怎么能挑肥揀瘦呢?他沒有再說什么,叫上王廉文和嚴鳳林趕在別人前面進村了。那時候,古浪縣基本上三天下一場大雪,他們每天在雪地里架線、進戶安裝,有時候手凍得拿不住工具。在為六墩村北嶺溝組20戶農民安裝電視時,老程開上電動車,王廉文和嚴鳳林坐在車廂里,早上7點就到了。由于太早,他們就冒著寒冷架設戶外光纜,天亮后再到農民家里拉線、裝設備。三人密切配合,兩人接線、安裝,一人給農民講述使用辦法并簽訂服務協議。一戶接一戶,中午也沒有吃飯。到了晚上10點多他們一口氣完成了19戶農戶的安裝,確定信號全部開通后才回到住處。路上的雪越積越厚,后來天天推上車子從住的村子去別的村子。由于他們天天加班干,當天活干完后先不下班,而是到別的農民家里去了解對于電視和寬帶安裝的想法,并察看地形并做好登記,第二天一進村直接工作,速度快了很多。由于配合默契,干得仔細,3個月下來,老程的“婦女組”業績月月排在各小組前面,全部安裝任務也在春節前完成了。

農民們喜歡找老程,因為老程樸實認真,不玩花架子。2014年12月,單位把永豐灘鄉全部農戶有線電視的維護、服務工作交給了老程負責。從此,他開上電動三輪車,后面裝上棉大衣、工具箱、機頂盒、電纜設備、備件等,天天到農民家里去,不管下雨、下雪,刮風或者沙塵暴,他從不拖延。

2015年12月的一天,老程在泗水村為農民修理機頂盒時,永豐灘六墩村上溝組一位老人打電話說家里原來的電視機壞了,新買了臺小液晶電視機接上后怎么折騰也沒有節目。老程接到電話后告訴老人:“我現在泗水,這邊干完了下午2點就去給你收拾”。他趕快把泗水村用戶的故障維修后去老人家里,按照流程重新連接機頂盒和電視、重新調試信號、設置頻道。老人看到電視好了,由衷的說:“你們的服務真得很好。”老程告訴他:“不管什么問題,打電話,我就來了。”

除了維護,從2014到2016年三年內,他一步步消滅了鄉里的有線電視盲點,為沒有有線電視的農民安裝了電視以及云顶集团游戏app寬帶。特別偏僻的地方,有些農民甚至不看電視,更不知道啥是有線電視、啥是高清電視,也不知道寬帶能干啥。老程把他們一一記下來,有空就去家里聊天,給他們講高清互動電視和標清電視的不同,講述寬帶的作用和好處。他告訴大家:農民也得緊跟時代和形勢,也得接受新生事物。看電視,不僅可以看熱鬧,看電視劇和電影,也可以了解到縣上、市上和省上的政策變化。家里裝上寬帶,就可以和孩子們、和親戚們說話,還可以看到對方。由于天天在鄉村,和農民泡在一起,永豐灘鄉新建村、建設村、三墩村、六墩村、庵門村、新河村、東臺村7個村子的農民家庭情況,他大部分都了解清楚了。農民和他熟了,也慢慢認可了他的話,沒有有線電視的農民也開開心心地接受他的建議安裝了有點電視和寬帶,最終使有線電視進入了每家每戶,也把影視文化送進了每家每戶。

二、為了兵哥的榮譽

老程每次接維護電話,總習慣說:“我是老程,我是老程,您是誰?”其實,這是老程當兵留下來的習慣。他和農民打得火熱,可以說是軍民魚水情的繼續。1984年老程參軍進入“紅軍師”,第二年奔赴云南參加自衛反擊做戰。從1985年10月到1987年7月,他和通訊營的戰友們堅守在老山前線,當時的老山和八里河東山是自衛反擊戰的主戰場之一。作為通信兵,老程,那時候是小程,任務就是在戰火紛飛中翻山越嶺架線拉線保障戰地通信暢通。在老山戰斗過程中,營里7名戰友犧牲了。老程經歷了老山血戰的洗禮,戰友們用鮮血鑄成的老山精神也深深地楔入了他的骨頭、融進了血液。什么是老山精神?老程說:當年的老山精神就是“祖國萬事連我心,無私奉獻為人民”。作為紅軍師的兵,他清楚地記得《師歌》里面所唱的:“珍惜榮譽如生命,處處要把冠軍當。能吃苦,能戰斗,能突擊,三個特別永發揚。”從離開部隊那天起,老程決心做到:在部隊是一個好兵,轉業后一定做一名好工人。

同樣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在永豐灘鄉東面的黃花灘鄉有個村叫白板灘村,那里的邢家窩鋪組有22人家,一直看不到有線電視。2015年秋天,老程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想到有個戰友正好在那個村子。為了能使那里的農民看上有線電視,能用上寬帶網絡,把這個偏遠的小村子納入有線電視網覆蓋范圍,老程就一次次去戰友家里,兩人一起討論,怎樣為農民接通電視。戰友被老程的精神感動,便和他一起分析農民的想法和愿望,爭取得到農民的配合支持。并以其到農民家里去聽農民的看法,經過幾個月努力,11月19日晚上,戰友打來電話說,農民都想通了,愿意裝有線電視了,并希望在兩天內裝好。老程二話沒說,立刻讓戰友告訴大家第二天就開工。第二天早上,老程起來一開門,冷風和雪花迎面撲來,外面正下鵝毛大雪,風裹著雪花白皚皚一片。怎么辦?去還是不去?妻子陳建玲說:“實在冷得很。不就給老鄉拉個電視嘛,遲兩天去吧。再說雪大,路上也滑得很,就別去了。”但老程已經決定了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他覺得已經答應了,不去就是對農民兄弟失信。老程的認真感動了妻子,妻子擔心他一個人去沒有人幫忙,決定和他一起去。于是老程開上農用電動車,妻子坐在上面,兩人冒著漫天風雪上路了。到了邢家窩鋪,戰友看到他也吃了一驚。他們一起來到農民家里。看著鵝毛大雪和幾個雪人,村民們感動了,二話不說,都出來幫他們干活,拉線、架線、安裝、簽訂協議。他和妻子、戰友三人兩天為22戶農民裝上了有線光纜,全部開通了電視信號和寬帶業務。活干完了,老鄉們才說,這么大雪,云顶官网唯一官方网站尋思你一定不來了。可是,你來了啊。現在像你這么干活的人可找不出第二個了。隨后,農民主動繳納了全年費用,22戶人沒有一戶拖欠的。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足跡,留給了山高水長”。正如歌詞里面唱的,這就是老程的寫照:一名曾經的軍人,一貫保持著軍人的樣子: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完成自己的任務,而且要站走在最前面。

開上電動車回家

三、為了集體的利益

老程,除了軍人的榮譽感,集體榮譽感也很強,集體就是家。當兵時以部隊為家,到了地方以單位為家。他喜歡和同事們一起工作,集體的榮譽比什么都重要。2017年,甘肅云顶官网唯一官方网站網絡古浪縣分公司提出“公司利益連我心,無私奉獻求發展”的口號,他的理解就是:踏實干活、多干活、干好活。

廣袤的河西走廊一望無際,老程維護的雖然是個鄉,但是地域范圍不小,村子分布零散。有農戶要繳費,有的需要維修設備,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路上。為了趕時間,老程基本上每天早晨6點多出門,晚上下班大部分時間在9點以后。給農民家里安裝有線電視,他一個人干活,一會兒爬到桿上接線,一會兒上房頂拉線,然后到電視機前裝終端設備、調試信號,最后拿上遙控器教農民怎樣使用。有時候去偏遠的村子安裝,農戶多,一個人實在顧不過來,他就叫上妻子一塊兒去,如果兒子在家就叫上兒子去。老婆和兒子成了他為農民服務的兩名“義務兵”。

每年秋季一過,農民閑了,有時間看電視了,要求安裝有線電視、或者把家里的戶戶通電視改為有線電視的人多了。因此,10月以后,老程經常忙得不著家,妻子和兒子誰有時間就跟上他去做幫手。

到了冬天,白天變短,天冷了,很多農民們整天在家里看電視,手機上網,維修的活兒更多,維護電話一個接一個響,老程的業務也進入了高峰,維修任務是一年最繁重的時期,經常干完活就到晚上9點、10點了。妻子怕他晚上回家,路遠天黑,就盡量天天陪他一塊兒去永豐灘鄉。干活時,給他遞工具、找備件,填寫工單。晚上兩個人開著電動車回家,也減少了互相的牽掛和擔心。2016年12月10日,老程去永豐灘鄉六墩村的劉家峴子社為農民安裝高清電視。這里只有12戶人,路上要走40多公里。早上6點,老程開著電動三輪車和妻子出發來到劉家峴子,先到一戶提前聯系好的農民家里,把標清電視換成了高清互動數字電視,然后把全村12戶人請過來,一邊給大家演示高清電視的效果,一邊講高清互動電視的好處以及和老電視的不同。村民第一次看到了高清互動電視,看到了清晰漂亮的電視節目,體驗了隨時可以點播電視劇和電影的方便。隨后開始安裝,從早到晚安裝了11戶高清互動電視,和妻子回到家里已是晚上11點多。路遠天冷,累是很累,但是看到這么多農民看到了高清互動電視,老程和妻子都很高興。

下鄉中,老程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電動車儲存不住電力,經常忙到晚上,卻發現車子沒電了,結果常常推車走20多公里回家。遇到下雨下雪天的晚上,老程就和妻子一起推車走路,真正是風里來雨里去、風雨無阻。

四、為了用戶的需要

其實,農村用戶的故障多數是小問題,也就是維修員們說的軟故障,一半以上是由于誤操作、線頭松脫等造成的斷網,一部分是分配器、路由器和線路老化造成的網絡延時等。對此,老程說,維護主要看個責任心,不論大問題小問題,農民看不到電視、用不了網絡那就是問題。出去維修,經常情況是路上1小時,排除故障3分鐘。但是,自己需要做的,就是這3分鐘的活。為了這3分鐘,跑路是本份。

老程說:“如果我自己是用戶,正在看一部熱熱鬧鬧的電視劇,結果電視突然沒有信號了。或者正在和外地打工的孩子視頻,結果突然斷網了,該有多掃興啊?而且,打了電話報修后,半天再沒人管的話,我會怎么想?肯定很不高興,不高興就會有意見,有意見就會流失”。所以,用戶的報修電話就是老程的行動命令。但是,一個人維護方圓百里范圍幾千用戶,常常剛到這個村子就接到了另一個村子農民的電話。每當這時候,他總是很認真地道歉,再問清故障,約好時間趕過去。最遲,當天的問題也要當天解決掉。

永豐灘鄉60多歲的農民王天壽是一名殘疾人,在鄉上開小賣部,一個人生活,孩子在外地。老程了解情況后,覺得老人太寂寞了,就上門給老人講了云顶官网唯一官方网站網絡的用途,老人很高興立刻要安裝,老程很快給他安裝了高清互動,教會他怎么使用。結果從此之后,每天在視屏上和小孫子聊天、看新聞成了王天壽最開心的事情。

農忙時節,農民看電視的時間很少,也沒有時間繳納收視費,老程就找時間到各個村里去,看看每家的設備,同時把費用收上來,等于為農民節約些時間。偶爾那天沒有故障報修,他就拉上工具箱去遠處的村子,到每家快速轉一圈,誰家電視、寬帶不合適就順便弄好,有時間的話幫農民干會活、拉拉家常,給農民介紹一下有線電視節目多、信號穩定、既可以看熱鬧也可以看門道的好處。看熱鬧就是看電視劇和電影,看門道就是通過新聞了解上面的惠民政策。特別是只有老人的家里。孩子們外出打工了,看電視是農村老人排遣孤獨和開心的唯一辦法,但很多老人既記不住怎樣用遙控器也不記得繳費的時間和地點。老程深深明白這個情況,他因此記住了很多村里的老人,只要到了附近都會去轉轉,看看老人們身體好不好、電視好著沒有。

2016年大年三十下午,老程在家里準備過年,永豐灘鄉3個農民打電話說家里網絡沒信號了。老程想,寬帶沒有信號,家里的WIFF也就沒有了,晚上就不能和外地親戚聊天、視頻,一定會影響過年的心情。放下電話,老程立即騎電動車出門。3個用戶在三個村子。他到了村里,修完一戶,就到村子里老人們的家里去轉一圈,拜個年,問問電視和寬帶信號正常不。這一巡視,等處理完第三家農民的故障、檢查了鄰居家的設備回到自己家里時,春節聯歡晚會已經快結束了。但是,他心里也踏實了。

五、為了共產黨員的信念

到2017年,老程的黨齡就32年了。入黨的理想,是1986年7月在老山前線實現的。位于云南省麻栗坡縣西部的老山,主峰海拔1422.2米。在老山戰場,他所在的師里面幾百名戰友犧牲了,營里面也有戰友犧牲了。站在浸潤了戰友鮮血的戰場上,他和13名年輕士兵面對黨旗宣誓,火線光榮入黨。黨員的榮譽,對老程來說,在戰場上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地方上就是勤工作多流汗,唯有如此才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

2017年春節前,黃花灘鄉6號移民點500多戶看戶戶通電視的農民提出要求,希望春節期間能看到有線電視。古浪縣云顶yd222线路检测網絡公司了解情況后,由副經理徐忠山立刻帶領全部業務人員開赴黃花灘。由于老程維護片區大,實在太忙,就沒有要求他參加。但老程知道后,自己趕到了黃花灘鄉,參加到為農民安裝云顶国际網絡的任務中。每天從黃花灘回家后,再和妻子去永豐灘鄉處理報修故障,第二天再去黃花灘鄉工作。老程的精神極大地感染、帶動了同事們,也帶動了其他黨員。單位的5名黨員都自覺到黃花灘工作。下班后,老程去永豐灘做維護,其他黨員就繼續加班,黃花灘鄉移民點的有線電視也終于趕在春節前全部裝好了。

2017年年中,老程做了永豐灘鄉網格管理組的組長,繼續為永豐灘的鄉親們服務。其實,他和很多農民都成了老朋友。老程在工作中認識到,自己為群眾送去了電視節目,安裝了寬帶網絡,就是送去了影視文化。同時,農民用上了寬帶,可以發展電子商務和學習農業技術,加快發家致富的步子,不也是對農民的精準扶貧嗎?而農民繳納的電視、寬帶費用又支持了云顶国际網絡的發展,真是一舉三得啊。

后記: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情。忙碌的奔波、親人一樣的服務、兄弟姐妹般的熱情、起早貪黑的工作,幾年來老程都經歷了。程生龍,為了一名軍人的榮譽,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為了鄉村旮旯里的農民能看上亮亮清清的電視、用上通暢無阻的寬帶,常年奔走在古浪縣的鄉間小路上。風留下了他的身影,沙掩蓋了他的腳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2014年,程生龍負責的永豐灘鄉電視和寬帶業務經營收入完成13萬元,2015年完成38萬元,2016年完成50萬元以上,2017年在其他運營商的競爭之下預計創造營收繼續超過50萬元。在永豐灘鄉,有線電視用戶連年保有率達到94.72%。2014年以來,;連續四年獲評為甘肅云顶国际網絡以及武威分公司營銷標兵,2015、2017年榮獲甘肅云顶国际網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來源:(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8/01/09/011885864.shtml)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請幫忙分享: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