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政辦發〔2018〕73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6〕20號)文件精神,確保在2020年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為重點,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大力提升廣播電視覆蓋率,盡力滿足人民群眾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和個性化多樣性文化服務需求,為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統籌無線、有線、衛星三種技術覆蓋方式,到2020年,基本實現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備、服務到戶、符合我省實際的新型廣播電視覆蓋服務體系。無線廣播電視基本實現數字化,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布局進一步優化;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基本實現數字化、雙向化、智能化,全省有線網絡實現互聯互通,縣鄉村實現光纖聯網,有線廣播電視實際入戶率達到60%;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基本覆蓋有線網絡未通達的農村地區;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長效機制更加完善。
(一)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覆蓋接收。
1.協調推進數字廣播電視全覆蓋。按照“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可行、保證長效”的原則,確定全省無線、有線、衛星三種技術方式的覆蓋方案,因地制宜、因戶制宜推進數字廣播電視入戶接收。加大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力度,加快數字化、雙向化、智能化進程,擴大光纜進村入戶的規模和范圍,推進貧困鄉村有線網絡數字化覆蓋;在有線電視未通達的農村地區綜合采用直播衛星、地面數字電視等方式實現入戶接收。
2.加強無線數字化覆蓋。加快推進完成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的無線數字化覆蓋;結合我省實際,實現省、市、縣電視節目在農村地區的數字化覆蓋;開展省級地面數字音頻廣播(CDR)的試點與應用推廣;推進全省無線廣播電視數字化頻率規范、清理、規劃工作。堅持“模數同播”和等效覆蓋,到2020年,實現全省地面數字電視全面覆蓋,并完成模數轉換工作。
3.加快有線電視網絡發展。以省級有線電視網絡為主體,加快整合現存的市、縣級有線網絡經營實體和企業網、“小片網”,盡快實現廣播電視有線網絡互聯互通和“全省一張網”。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加強有線電視干網、支網和前端機房建設,綜合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纖傳輸、同軸電纜等傳輸技術,不斷優化網絡性能、服務品質和業務功能;加快實施縣鄉聯網工程,穩步推進城鄉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雙向化、高清化、智能化建設改造;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公眾聚集場所有線電視網絡接入開通,確保黨和政府聲音的全覆蓋;大力實施“寬帶云顶官网唯一官方网站”戰略,以寬帶網絡建設、內容業務創新推廣、用戶普及應用為重點,開展智慧城市、智慧鄉村、智慧家庭建設,發展高清電視、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電視院線、寬帶服務、網絡電商等新興業務和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信息需求,促進文化信息消費,帶動關鍵設備、軟件、系統的產業化,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推動有線電視入戶,重點提升革命老區、51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少數民族地區有線數字廣播電視、寬帶覆蓋水平。到2020年底,實現城區光纖到樓入戶,95%以上的行政村光纖到村,鄉鎮以上云顶国际網絡雙向化改造全部完成,有線廣播電視實際入戶率達到60%。
4.加強直播衛星服務。繼續在有線電視未通達的農村地區實施直播衛星戶戶通建設;規范直播衛星零售市場,建設完善直播衛星專營和售后服務網點,穩妥開展直播衛星除基本公共服務節目外其他增值服務的市場化運營試點;支持推動省內地面廣播電視節目通過直播衛星傳輸,定向覆蓋全省,更好滿足全省人民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
(二)保障基本公共服務。
1.充分保障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15〕39號)要求,確保通過無線(數字)免費提供不少于1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于15套廣播節目,確保通過無線(模擬)免費提供不少于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于6套廣播節目,內容應包括中央、省、市、縣各級主要廣播電視節目。通過直播衛星免費提供25套電視節目和不少于17套廣播節目;有線廣播電視在模數轉換過程中,保留不少于6套模擬電視節目供用戶選擇觀看;模數轉換后,保留6套數字電視節目作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
2.著力提升內容供給能力。各級政府要著力推動創作一批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視聽作品。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影視劇和網絡視聽節目的制作經營領域的管理,加強對制作機構人員的政策、法規教育和業務培訓。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合作,開辦合辦科技致富、農林養殖、知識普及、法治建設、衛生防疫、運動健身、防災減災、水利氣象、文化娛樂等貼近基層群眾需要的服務性廣播電視節目,打造一批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節目品牌,并逐步增加播出時間。
3.提升監測監管和安全播出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省、市州廣播電視監測監管機制,實施分級負責、分級監管,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協同監測監管的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全省廣播電視監測監管網絡,推動相關技術、管理措施的研究應用,進一步提升全省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保障和監測監管能力水平。整合技術資源,針對廣播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網絡廣播電視、手機電視等媒體特點,加強省級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媒體監測監管云平臺和監測網絡建設,促進全省廣播電視、網絡視聽媒體監測監管水平不斷提升,相應管理機制建設不斷完善。
(三)實施一批重點工程。
1.地面數字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按照國家總體部署,充分利用現有無線發射轉播臺站資源,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100座縣級以上高山臺站和39座鄉鎮電視站的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建設。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地面數字電視頻率統一規劃,實施省級電視節目的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2020年前實現全省省級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
2.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有關建設規劃,實施“十三五”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二期建設。支持承擔轉播中央廣播電視節目任務、直接覆蓋農村地區的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站完善基礎設施。重點加強臺站機房、道路、給排水、圍墻等基礎設施建設。
3.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統籌利用現有廣播電視資源,建設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加強我省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的日常運行維護保障、管理與監督考核,夯實村村響向我省農村居民提供災害預警和政務信息發布、政策宣講服務的基礎。加快構建省應急廣播“一橫一縱”系統平臺,橫向接入省政府綜合應急平臺和省級廣播電臺節目播出系統,并與各部門公共災害預警信息系統作相關對接;縱向接入國家應急中心系統和中央廣播電臺對農節目系統,以及農村廣播村村響縣級播控平臺。
4.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媒體監測監管云平臺。2020年,完成全省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媒體監測監管云平臺建設,實現對廣播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互聯網視聽媒體的信息安全監測與內容安全監管,保證廣播電視戶戶通建設效果。
(一)強化政府責任。各級政府是本地區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發展改革、財政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廣播電視戶戶通工作協調小組,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要切實把做好廣播電視戶戶通相關基本公共服務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文化改革發展專項規劃,納入扶貧攻堅計劃,作為干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參考,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強化協調服務,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加強基層技術、管理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努力提升服務的層次和水平。
(二)加大資金投入。全省各級政府要把廣播電視戶戶通相關基本公共服務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預算,按照分級負責原則,承擔本級無線發射臺(站)、轉播臺(站)、監測臺(站)等廣播電視公共設施和機構的建設改造和運行維護資金。各級云顶yd222线路检测部門、財政部門要保證專項經費的合理使用,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所需資金的扶持力度。
(三)完善支持政策。全省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進一步細化產品和服務,細化具體的實施辦法和操作流程,推進具備條件的服務項目由政府購買。要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在自有資金中集體列支有線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及網絡新功能業務費。規范有線電視企業、直播衛星接收設備專營服務企業運營服務行為,完善有線電視收費模式,組織開展運營服務質量評價,提升服務水平。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化發展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長效機制,逐步形成“縣級及以上有機構管理、鄉鎮有網點支撐、村組有專人負責、用戶合理負擔”的公共服務長效運行維護體系。
(四)強化監督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政策措施貫徹實施情況、工程項目推進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廣播電視戶戶通工作取得實效。要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審計監督以及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和責任主體要加強工程實施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和管理,確保廣播電視服務質量和水平。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1月26日
(此件主動公開)